去年城市声环境总体稳定,社会生活噪声投诉最多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生态环境部11月5日发布《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根据监测,全国昼间达标率为95.8%,较2023年下降0.3个百分点;夜间达标率为88.2%,较2023年上升1.2个百分点。从噪声投诉状况来看,2024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受理噪声投诉案件合计约589.5万件,较2023年增加18.9万件,但增幅明显放缓。从投诉区域来看,噪声投诉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深圳等人口密度较大的超大特大城市,一天中23点至次日1点投诉数量最多。投诉的类型,以社会生活噪声投诉最多,占比为71.2%。
“海鸥”影响南海,自然资源部启动四级应急响应
据自然资源部11月5日消息,受今年第25号台风“海鸥”(台风级)影响,我国南海近海海域将出现一次灾害性海浪过程,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已发布近海海域海浪橙色警报。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规定,自然资源部决定于11月5日9时针对海南省启动海洋灾害四级应急响应。要求受影响的省市和自然资源部有关单位组织做好应急监测、会商研判、预报预警以及灾害调查评估等工作。根据预测,此次台风过程灾害性海浪主要影响南海大面积海域,提醒海上航行作业船只远离危险海域,保证航行安全;沿海各有关单位提前采取防浪避浪措施。
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11月5日消息,今年第25号台风“海鸥”已于11月5日早晨移入南海,强度逐渐加强,最强可达强台风级(42-48米/秒,14-15级)。受其影响,预计5日至7日,南海大部、东海大部、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及浙江南部沿海、福建沿海、台湾岛沿海、广东沿海、海南岛沿海将有6-8级大风、阵风9-10级,其中南海南部将有9-11级大风、阵风12-13级。海南岛中东部有大到暴雨,海南岛东南部局地有大暴雨。中央气象台11月5日6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经综合研判和应急会商,中国气象局于11月5日8时30分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Ⅳ级应急响应。中国气象局表示,海南、广东等可能受影响的省级气象局根据实际研判启动相应应急响应。

涉民企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再审典型案例发布
据最高人民法院11月5日消息,为进一步对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提供指引和规范,最高人民法院发布4个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权益保护再审典型案例,包括3个刑事、1个民事案例。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人民法院严格把握刑事犯罪的认定标准,准确划定罪与非罪界限,对案件依法再审裁判,切实维护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二是坚持刑法谦抑性原则。人民法院坚守刑法谦抑性原则,准确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有利于体现刑法最后的保障作用,防止和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三是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原则。坚持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法律地位平等,充分体现人民法院对各类市场主体的依法平等保护,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助力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优质司法服务。
两部门:第二批次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工作启动
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11月5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第二批次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工作。此次试点工作重点行业领域主要面向电信和互联网、工业、金融以及其他相关行业领域的企业类保险,重点主体主要包括面向重点企业、中小企业、产业园区等主体对象的企业类保险和针对网络安全产品的产品服务类保险。试点目的一是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保险认知,推动需求侧企业提升网络安全保险意识,积极利用网络安全保险服务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二是健全网络安全保险标准规范,推动建立覆盖网络安全保险服务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规范网络安全保险服务流程,提升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规范化水平;三是打造网络安全保险服务新模式,丰富网络安全保险产品场景化供给,提升网络安全技术赋能水平。
国家防总安排部署2025-2026年度北方河流防凌工作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11月5日消息,随着气温逐渐下降,黄河、黑龙江、松花江等河流即将进入2025-2026年度凌汛期。根据国家防总副总指挥、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安排部署,11月4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向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宁夏、陕西省(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和黄河、松花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发出通知,要求落实落细应对措施,确保江河防凌安全。通知指出,据预测,今年冬季在拉尼娜与全球变暖交织的复杂气候背景下,冷空气活动频繁,冷暖急转等极端天气发生概率上升,加之凌汛突发性强、预测难、防守难,防凌形势复杂严峻。
最高检:今年前三季度起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7316人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11月5日消息,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7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涉及保健品、牛肉、中药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这批典型案例办理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坚持全链条打击,全面惩处涉案的生产、运输、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二是坚持检察综合履职,推动建立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管机制。三是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危害食品安全犯罪1025件1693人,起诉3762件7316人;批准逮捕危害药品安全犯罪279件443人,起诉1354件2668人。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471件495人,监督侦查机关立案182件213人。
六部门联合发文:强化高校青年教师待遇权益保障
据教育部网站11月5日消息,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强调,要聚焦高校青年教师成长发展重点推进五个方面主要任务。其中,在人才引育使用方面,要结合学校整体发展目标和学科建设重点,科学制定引才规划,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聘用机制,激励引导青年人才安心工作、静心科研。在考核评价机制改革方面,要统筹考虑青年教师职业志向、学科领域、岗位角色的特点,突出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导向,完善科研考核评价,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教师服务保障方面,要强化青年教师待遇权益保障,减轻非教学科研负担,解决生活困难,关注身心健康,提升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营造潜心教学科研环境。
事关中美贸易,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连发两份公告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11月5日公布两项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停止实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为落实中美经贸磋商达成的成果共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自2025年11月10日13时01分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加征关税措施,在一年内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保留10%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同时,自2025年11月10日13时01分起,停止实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2号)规定的加征关税措施。
国台办:台企可通过进博会积极融入大陆新发展格局
11月5日,国务院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请介绍台商台企参加进博会情况。请问进博会给台商台企带来哪些机遇?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张晗表示,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天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本届进博会有23家台企参展,展位面积约1730平方米,涉及食品、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疗保健、服务贸易等产业领域。欢迎两岸各界人士前往上海参加进博会、参观洽商合作。张晗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进博会是我们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也是帮助台商台企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成果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机遇的重要平台。台企可通过进博会展示企业产品、对接优质资源、拓展内销渠道、广泛洽商合作,积极融入大陆新发展格局。
热搜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