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十年,保险业第四套生命表来了!对保费有何影响?|界面新闻

toodd 3小时前 阅读数 3 #热搜

界面新闻记者 | 冯丽君

10月29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这是中国人身保险业的第四套经验生命表(下称“第四套生命表”),距第三套生命表发布已过去近十年。

同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做好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发布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精算师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预期寿命持续延长,保险人群死亡率呈现出新的变化与趋势,原有生命表已不能科学地反映实际风险状况,制约了人身保险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服务保障水平的提升。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第四套生命表反映的人群风险变化特征,有助于保险公司科学精准设定保险保障责任,提供更加丰富多样、质优价稳的保险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保障和财富管理需要。

数据样本量全球保险市场第一

生命表是保险产品定价、准备金评估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工具,基于被保险人历史保单数据编制而成,提供分业务、分年龄、分性别死亡率,反映保险人群的生存和死亡概率分布规律。

1996年,我国第一套生命表发布,之后,为及时反映我国人口结构和死亡率变化趋势,人身保险业每10年编制完善一次生命表,分别于2005年和2016年发布第二套和第三套生命表。

据悉,第四套生命表采集了行业近10年全量保单数据,数据样本量全球保险市场第一。

上述精算师协会相关负责人强调,第四套生命表首次编制了单一生命体表。首次以被保险人证件号而不是保单号为线索,跨公司和险类研究单一生命体死亡率,切实反映保险人群个体生命规律,提升与人口死亡率的可比性,加强与人口死亡率的比较研究。

上述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经过多轮测算论证,第四套生命表能够客观科学反映行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保险人群生存和死亡概率,数据成熟可靠。

上述精算师协会相关负责人还补充了本次生命表编制工作的多重亮点,包括编表数据首次实现行业全覆盖;数据处理质效稳步提升;技术修复死亡状态缺失保单的死亡率;首次根据保险业经验设定趋势因子;全新优化高龄外推方法;多维度开展死亡率经验分析。

《通知》对人身保险业科学规范使用第四套生命表提出了具体要求,规范了人身保险产品费率厘定对生命表的使用,要求保险公司根据产品的责任特征,按照审慎性原则确定死亡发生率。同时规范了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对生命表的使用。要求保险公司按照精算规定评估法定责任准备金的最低标准时,审慎判断产品主要责任,选择适用的发生率表类型。还规范了分红保险红利分配对生命表的使用。

如何影响保费?

据了解,第四套生命表包括养老类业务表、非养老类业务一表、非养老类业务二表和单一生命体表四类

根据《通知》,两全保险、年金保险以生存保障责任为主的,应当采用养老类业务表,其他应当采用非养老类业务二表健康保险、定期寿险应当采用非养老类业务一表终身寿险以死亡保障责任为主的,应当采用非养老类业务一表,其他应当采用非养老类业务二表。

使用第四套生命表后,对于保费有何影响?

精算师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蕾在发布第四套生命表时表示,与此前生命表相比,第四套生命表呈现了三个显著特征:一是保险人群预期生命持续提升,较第一套生命表增长了约10岁;二是保险人群中少儿死亡率显著改善,各年龄段中少儿段的死亡率是改善最快的;三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保险人群死亡率明显降低。

业内分析普遍认为,由于预期寿命提升,年金类保险产品或涨价;由于死亡率有所下降,定期寿险等风险保障类保险或降价。

多家险企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主要是死亡率有所降低,预计整体影响没有那么大。对于定价的具体影响都还在测。”

某小型寿险公司告诉界面新闻,“对于公司老保单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东吴证券此前研报表示,随着平均余命的提升,新生命表的更新迫在眉睫,对于促进商业医疗保险发展和提升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覆盖面提供机遇。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