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阴雨影响黄淮海秋收,玉米霉变价格下滑

toodd 3小时前 阅读数 1 #国内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旭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当前正值秋收关键期,我国黄淮海部分地区却因连续降雨出现农田积水渍涝,秋收进度受到明显影响。

据中国天气网报道,自2025年9月以来,我国北方多地降雨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历史同期少见。其中,山东、河南等地的累计雨量位列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第一多,河北、山西、陕西等地为历史第二多,甘肃为历史第三多。

气象部门预计,受连阴雨影响,黄淮海夏玉米收获推迟、茬口衔接偏紧,局地土壤黏重、机械难以下田,无法适期适墒播种,对冬小麦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持续降雨导致的土壤松软,让收割机难以进入田间作业,部分农户不得不选择人工徒手掰玉米。某社交平台上的一则写实视频记录下这一现状:一位农户将掰完玉米的秸秆铺在泥泞的土路上,以此方便人员行走和三轮车进出。

据视频中的种植户介绍,往年9月底,秋玉米已基本收割完毕并种上冬小麦,但今年这一农时节奏被连续降雨彻底打乱。持续降雨导致玉米霉变,不少成熟的玉米捏起来已经变软,玉米芯更是出现腐烂情况。更让农户担忧的是,眼下农田土壤含水量仍处于高位,且天气预报显示后续可能还有降雨,冬小麦能否播种未定。

玉米霉变还直接冲击了收购价格。据媒体报道,河南周口一位粮食收购商透露,当前发霉玉米的收购价仅在0.2-0.3元/斤,对于质量更差的霉变玉米,收购价格后续还会进一步下调。

为做好抗灾救灾机具保障准备,界面新闻注意到,中央以及各地方协同联动加力优化调度服务、调集救灾机具、开展应急作业,支持灾区集中力量尽快抢收抢烘,确保秋粮应收尽收。

据《农民日报》10月9日消息,10月7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主持召开会议,调度秋粮抢收抢烘和秋冬种情况。据介绍,日前,农业农村部已派出4个工作组分别赴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一线指导服务。 此外,农业农村部已按照黄淮地区需求调剂调度履带收割机24.43万台、移动烘干机1986台。

资金下达方面,据农业农村部官网10月10日消息,日前,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支持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7省受灾地区加快开展农机抢收、潮粮烘干、农田排涝等农业生产防灾救灾工作。

10月15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则发布《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关于全力做好抗灾夺秋粮丰收及秋冬种农资供应工作的紧急通知》称,黄淮海地区要因地制宜改装现有机具,组建应急机收服务队,抢抓降水减少的窗口期,组织抢收作业。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加大调配力度,统筹各类烘干资源,千方百计增加烘干服务供应,鼓励有条件的服务主体跨区设立粮食收购点,开展异地烘干、代烘干等业务。要带头合理规范烘干价格,实现粮食应烘尽烘。

地方层面,河南也已安排省级救灾资金以应对此次灾害。据新华网河南频道报道,省财政安排3000万元救灾资金,第一时间下达到县,支持各地用于烘干机械奖补和秋粮收获补助。10月7日,省内再次安排2000万元资金,用于补贴烘干和调度农机。截至当日,全省累计已烘干玉米、稻米430万吨。

另据大众网报道,山东省菏泽市则成立“三秋”玉米抢收抢烘抢播应急领导小组,印发《2025年“三秋”玉米抢收抢烘应急预案》,组建115支应急作业服务队、27个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投入抢收抢烘。

在上述措施保障下,进度延迟的秋粮该怎么收?后续冬小麦该怎么种?10月7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的文章《黄淮海小麦应对连阴雨抗湿晚播技术意见》表示,对土壤湿度偏大、机械能够进田的地块,调集履带式等收割机,或者对现有收割机进行适当改装,抢晴抢时收获,确保成熟一块收获一块。对一般积水地块,尽快疏通沟渠排水,开挖深沟沥水。对田间积水严重、短时无法排水或局部倒伏地块,组织动员人工收获。收获后及时通风晾晒,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烘干作业,降低籽粒含水量,防止发芽霉变。

此外,抢排散墒,精细整地。文章指出,前茬收获后,立即排除积水,加快土壤散墒。根据土壤墒情开展秸秆还田,土壤过湿时不宜开展还田作业,防止秸秆覆盖地表,影响土壤散墒。对机收地块,降低留茬高度,保证秸秆粉碎质量,并均匀抛于田面,及时翻压入土,适当耙耱压实。对人工收获地块,及时清理田间秸秆,为散墒整地创造条件,待小麦播种后,再组织人工粉碎还田。

农户也需根据土壤情况适时晚播。文章称,应坚持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不要急于整地播种,优先做好土壤散墒,当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70%—80%时适墒整地播种。对墒情适宜地块,强化精细整地,千方百计扩大适期适墒播种比例,确保种在适播期。对田间积水、土壤湿度过大、短期无法散墒整地的地块,坚持“四补一促”的晚播小麦应变技术,选用半冬性或半冬性偏春性的品种、以种补晚,按每迟播1天亩基本苗增加1万左右、以密补晚,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以好补晚,科学增施底肥并确保氮磷钾平衡、以肥补晚。

针对秋粮收获最新进度,据央视新闻10月15日报道,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进入高峰期,进度超六成。分地区看,黄淮海和西南地区秋粮收获过七成半; 西北地区收获过八成; 东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过半。

具体从黄淮海地区来看,据大河网报道,截至10月12日17时,河南全省秋作物已收获9614万亩,秋收进度超八成。另据陕西卫视10月13日报道,截止目前,全省累计收获秋粮已超三成。

这场连阴雨天气是如何形成的?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舒楠在接受《农民日报》采访时介绍,此次华北等地降雨是受到副热带高压影响。由于副热带高压是庞大的暖性高压系统,被其控制和笼罩的地域晴朗少雨且炎热,而处于其边缘地域容易发生降雨。

“北方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配合北方地区冷空气活跃,降水沿着副热带高压北侧发生,加上此次过程低空急流发展强盛,为降水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导致外围的暖湿气流较强。同时,回流的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相互作用,在西北地区东部到华北黄淮地区长时间停留,持续输送充沛的水汽,导致降水量较大。”杨舒楠说。

值得一提的是,据中国天气网10月16日报道,今天起,华西至黄淮等地雨势将有所加强,其中今天夜间至明天为降雨最强时段。后天,雨带将逐渐南压并减弱。

热门
标签列表